找到相关内容161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大乘起信论》义理新探

    中国佛教学者多半接受了「印度马鸣菩萨系原作者,真谛则为译者」的传说。《昙延疏》、《净影疏》、《大乘义章》等作皆如此说。吉藏的《三论玄义》、《观论疏》与《胜宝窟》三书,皆在五九七至六○八年之间完成,也...复杂。(注1)《起信论》的构造与行文简洁而精要,在佛教论书(sastra)之中属於上等佳作,绝非平凡作者所能撰出。书步步展开出来的大乘教义亦极广泛而深奥,似乎涵盖著南北朝为止已经形成的大乘佛教主要...

    傅伟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94043938.html
  • 龙树‘回诤论’的“空”之研究

    ldquo;及闇”(到闇),仍然没有说明。   吉藏,在其‘观论疏’卷五末,对于上引第三首偈颂,曾有详细的说明。首先,他说明外人主张灯火刚刚点燃的那一刹那,之所以能够...[29] ‘中论’卷二,“观三相品”第七;引见‘大正藏’卷三○,页九下。   [30] 吉藏‘观论疏&rsquo...

    杨惠南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22544309.html
  • 从有部譬喻师发展到经部譬喻师之思想流变(2)

    研究》,pp.167-168。  [5] 《大毗婆沙论》主批评二世无者的五项过失,见《大毗婆沙论》,大正27.393上-;796上-。  [6] 成就,依“有情不离诸法”而假立,吉藏《观论疏》作“...有。此即是“唯法因果,实无作用”(大正29.11)说。  经部师“处是假,唯界是实”,是说依根缘境成为认识活动的处门,是假施设法;一一刹那的因果诸行——界,才是实有。所缘境非实有,促成唯识学境空心有...

    释悟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90145312.html
  • 汉译本“中论”初探(2)

    murti; "The Central Philosophy of Buddhism"八八页所引。   [1.4] 吉藏“三论玄义”,大正藏一八五二部,十三页。   [1.5] 吉藏“观论疏”卷一,...其他如“时外道”、“方外道”、“顺世外道”等也是印度持自性见的哲学流派。至于西洋哲学持有自性见之本体观的哲学家更多,唯心论者、唯物论者都是其中之一类。柏拉图(Plato 427-347 B.C.)的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00945482.html
  • 僧肇“体用相即”思想述论

    而此相即观方面,僧肇则提示了“用即寂、寂即用、用寂体一”(注5),其实此乃以真俗二谛为论理基础而言的,同时也可以看出是受三论学集大成吉藏的影响: 关于此点,我们或许可以提出吉藏在《观论疏》...:竺法雅、康法朗;玄学家的支道林、半玄学家的释道安、僧肇以及道生等辈(注1)。他们的某些思想概念可以说与魏晋时期的主流思想----玄学,多少在出发点上是相接近的。如在玄学所谈到的“道”或“玄”,在...

    余崇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13945684.html
  • 《大智度论》所述“大空”与“无始空”之研究(2)

    同注 27。注29 参阅罗光著《理论哲学》一书“自然哲学”第二编第三章,台 北学生书局。注30 《中论》,大正藏册30。注31 《观论疏》卷五本,大正藏册42。注32 同前注,大正...实际上做为经验对象的虚空法,基本上是一种“殊相”,它在认知历程是局部、具体而又有时间限制的,现在以“共相”论断“殊相”,正是以抽象、普遍、永恒来描述具体、个别(局部)、无常。这样的论断怎么会是如实的...

    游祥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14445697.html
  • 僧睿思想研究(1)

    道安之性空学说,无多异处。吉藏(549- 623)《观论疏》阐释道安之“本无”思想云: “夫人之所滞,滞心末有,若宅心本无,则异想便息 ...:“此诤论,有七处 文破毗昙,而在言小隐(即在文中无法分辨),若能不问而解 ,可谓英才”(注19)。僧睿“启发幽微,果不咨什,而契然 悬会”(注20),当下...

    刘贵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33345921.html
  • 僧睿思想研究(2)

    〈大品经序〉,《出三藏记集》卷第八,《大正藏 》卷五五,页53上。 (注 57) 〈观论疏〉,《大正藏》卷四二,页297上。 ...印度数论派、胜论派哲学之观点,以明毕竟空之理。《 论》即《观论》,龙树造《观本颂》五百偈,其弟子青 目注释,罗什译,四卷,旨在阐扬诸法性空之思想、“八不 ...

    刘贵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33445922.html
  • 吉藏的佛性论与心性说之研究

    称为“四句”。因此,真理必 须是超越四句的──“绝四句”。例如,吉藏《观论疏 》卷 8,末,即说:“菩萨所悟实相,则绝于四句。” ( 引见《大正...论》(2)的范围。吉藏的晚年(五十岁左右以后),专研《 法华经》(3),也见到了世亲的《法华论》(4),因此受到了 《法华经》 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 ...

    杨惠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0146089.html
  • 轮藏殿的称谓和起源

    无以蕴其奥,非轮无以发其用。」 154   再者,碑文曰:「大士小学之年不游黉舍,大成之德自通坟典。安禅合掌,说偈论经;滴海未尽其书,悬河不穷其义。前后讲《维摩》、《思益经》等。」吉藏《观论疏》卷二亦...无上功德。这样的事情,在史籍比比皆是。然而,经藏浩淼,普通信众毕其一生亦难于通读,况且亦有文盲不能读经,南北朝时的梁代佛教信士傅翕便创造了“转轮藏”解决了这一问题。《释门正统·塔庙志》卷三说:“诸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4346175.html